蠟粉在油墨中的作用,油墨助劑種類很多,一般常用的有撤粘劑、撤淡劑、幹燥劑、慢幹劑、稀釋劑、耐摩擦劑、罩光油、防蹭髒劑、調墨油等,蠟粉或蠟乳液在油墨中主要起到抗劃傷、降低粘度和控製光澤等效果。
撤粘劑:
撤粘劑具有很小的粘性,一般用於平版印刷及突版印刷油墨以減少其粘性。在膠印印刷中,由於紙張性能及印刷條件的變化,如吸油性大、表麵強度差、正反麵塗層有況落現象,當幹燥劑過量或印刷車間室溫太低時,都會引起紙張拉毛,印刷堆版、糊版等故障,影響印品的質量。因此,當出現以上現象時,可加入適量的撤粘劑,就能起到減弱、消除以上故障的作用。
撤淡劑:
撤淡劑亦稱衝淡劑,是膠印中使用量比較大的助劑。常見的撤淡劑有兩種:一種是透明油,用於亮光型油墨;一種是樹脂型撤淡劑,用於樹脂油墨。若在印刷中發現油墨顏色太深無法還原原稿時,即可加入適量的撤淡劑,使之達到理想效果。
幹燥劑:
幹燥劑是非常重要的印刷油墨助劑之一。根據印刷條件及印刷紙張的不同,幹燥劑的用量,種類及使用方法也不同。常用的幹燥劑有紅燥油、白燥油兩種,紅燥油的幹燥是由外到內幹燥、白澡油則是內外同時幹燥。印刷時需要依照印品幹燥的要求及墨色來選擇燥油的種類。一般燥油的用量為2%-3%,過多反而會適得其反,使幹燥速度下降。
慢幹劑:
反幹燥劑也叫抗氧化劑,這是與幹燥劑相對的一種油墨助劑。在印刷過程中,由於各種原因經常會造成停機,當停機時間較長時,上的油墨就會幹燥起皮。為了解決這類問題,往往要給機上油墨加入適量的反幹燥劑,並運轉幾下機器,使其幹燥得不致太快。
稀釋劑:
在印刷中因油墨粘性過大或紙張質量較差等,往往會產生紙張拉毛、掉版等故障,影響印刷的正常進行,此時,除了加入適量的撤粘劑降低油墨粘性外,也可加入少量的稀釋劑以降低油墨的粘性,使印刷順利進行。稀釋劑的種類較多,一般為低粘度的六號調墨油。
耐摩擦劑:
耐摩擦劑也叫光滑劑,這類物質多半以蠟類物質為主,在印刷油墨顆粒較粗時,如白墨、金銀墨等,加入適量的耐摩擦劑,增加印刷品的耐摩擦性和光滑性。
罩光油:
商標、畫冊等高檔印品、印品表麵大都要經過罩光處理,以達到高亮光效果,使用罩光油時,可在印刷前將其混加於油墨中,也可在印品印好後加印一道罩光油。但經罩光油處理的印品,久放後會泛黃,耐光性較差。因此,現在已有許多替代罩光油的新光油得到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