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末冶金粘結劑的選擇,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技術是集塑料成型工藝學、高分子化學、粉末冶金工藝學和金屬材料學等多學科透與交叉的產物,利用模具可注射成型坯件並通過燒結快速製造高密度、高精度、三維複雜形狀的結構零件,能夠快速準確地將設計思想物化為具有一定結構、功能特性的製品,並可直接批量生產出零件,是製造技術行業一次新的變革。
工藝特點:
該工藝技術不僅具有常規粉末冶金工藝工序少、無切削或少切削、經濟效益高等優點,而且克服了傳統粉末冶金工藝製品、材質不均勻、機械性能低、不易成型薄壁、複雜結構的缺點,特別適合於大批量生產小型、複雜以及具有特殊要求的金屬零件。工藝流程粘結劑→混煉→注射成形→脫脂→燒結→後處理。
粉末金屬粉末:
MIM工藝所用金屬粉末顆粒尺寸一般在0.5~20μm;從理論上講,顆粒越細,比表麵積也越大,易於成型和燒結。而傳統的粉末冶金工藝則采用大於40μm的較粗的粉末。
有機膠粘劑:
有機膠粘劑作用是粘接金屬粉末顆粒,使混合料在注射機料筒中加熱具有流變性和潤滑性,也就是說帶動粉末流動的載體。因此,粘接劑的選擇是整個粉末的載體。因此,粘拉選擇是整個粉末注射成型的關鍵。
1.用量少,用較少的粘接劑能使混合料產生較好的流變性。
2.不反應,在去除粘接劑的過程中與金屬粉末不起任何化學反應。
3.易去除,在製品內不殘留碳。
混料:
把金屬粉末與有機粘接劑均勻摻混在一起,使各種原料成為注射成型用混合料。混合料的均勻程度直接影響其流動性,因而影響注射成型工藝參數,以至最終材料的密度及其它性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