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“馬太效應”一詞?所謂的“馬太效應”簡單來說就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。這種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常見,然而我們把目光放回我們熟悉的塗料業界,這又是怎樣的一回事呢?曾幾何時,塗料行業品牌林立,中小塗料企業占據了大半河山。然而,去年的一場環保風暴下原材料暴漲、環保督查、塗料企業倒閉潮接踵而至……不少中小型塗企都敵不過“休整”的命運。
而在這個“最危險”的時候,外國塗企也在我國市場興風作浪,除了各種吞並之外,還不停加大投入,以圖擴張。麵臨這樣的大環境,我國的塗企(尤其中小型塗企)應該怎樣做到自強不息呢?引用人們經常說的一句俗語:“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。”同理,環保督查既然讓塗企們風聲鶴唳,當然也能讓善於求變的塗企能找到絕處逢生的辦法。環保部長同誌不是說過環境保護不是發展的包袱麽?誠然,環保督查隻是讓人們通過改變粗放式的發展往科技型發展前進。
水漆就是塗料企業往科技型發展的一條好出路。國家重拳治理環境汙染,國民環保意識提升、消費行為轉變,節能環保的水漆塗料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。之前我們就看過不少報道說2017年各大龍頭塗企紛紛加大對於水性塗料的投資。1100萬開設工廠、7.5億的水性塗料項目、10億的年產15萬噸聚氨酯聚脲塗料項目等……這些例子多得手腳並用都未必能數得完。可見龍頭企業們對水漆都如此充滿信心,那我們還等什麽呢?
再者水漆在環保和性能方麵的表現也確實十分討喜,水漆以水作為稀釋劑,所以它從生產、施工到使用,都綠色環保,不但能有效降低對環境的影響,而且還有助於降低白血病等病症誘發的可能性。經曆了多年的發展,水漆的耐潮耐高溫方麵的表現力也十分出眾,即便在(回南天)潮濕和高溫環境下,也能保證不變形、不褪色,更有一級防汙能力,這樣的科技產品,確實與科技型發展不謀而合。除了水漆自身是一種環保產物之外,我們在新版的危廢名錄上也看到水漆的廢渣不在危廢累之列。其中清楚表明危險廢物指的是用溶劑型塗料(不包括水漆)進行噴漆、上漆過程中產生的廢物。當然,說到這裏應該也會有熱心人士出來指正說,水漆的水汙染更嚴重!看官莫急,鄙人沒說水漆就不會造成水汙染。然而,在科技研發日新月異的今天,針對水漆的汙水處理的解決方案又何止一二呢?所以,在國家大力關注環保的情況下,塗料行業應該更多的生產環保、健康的產品。隻有做到這一點,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,才能夠把品牌做強做大,才能夠讓產業實現可持續、健康發展。